新銳創業女性走出台灣(上)

兩岸交流會、走訪公司、頭腦風暴,每月兩次讀書會,知蜜台灣分會雖然僅成立一年,卻蓬勃而持續,成為台灣第一個女性創業社群,成為能幹又溫柔的台灣女性了解大陸的窗口。



台商最渴望「接地氣」

兩年前,台灣知名的太毅諮詢公司董事長Hank認識了知蜜,他很感興趣大陸有這樣一個優質的女性創業組織,也因為他的努力,讓知蜜和台灣發生了各種出人意料的故事。他來大陸已經很多年了,但大陸這幾年的變化,依然讓他吃驚。
“這些年,大陸實現了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轉型,之前來到大陸的,都是台灣的製造業公司,而現在,大部分都是服務業。台灣服務業的優勢是把細緻柔性的東西標準化、實操化

大陸的優勢是創新思維,對於移動互聯網的熟練駕馭、對本地用戶的了解。尤其這幾年大陸的移動互聯網發展太快了,我覺得很多台灣公司需要來學習。


(知蜜分會導師:Hank)

但現實是,大多數台灣公司,還是對來大陸沒有足夠的信心。一方面,他們覺得來大陸人生地不熟,容易上當受騙(甚至還會被早年來大陸的台灣人騙)。另一方面,也擔心自己的產品很快被仿冒。
第一次知蜜去台灣參訪時,有一家專做壁貼的成真文創,創始人Q小姐很注重產品設計創新,壁貼和很多卡通、時尚、文化元素結合,還讓小朋友可以參與,比如塗色、製作鐘錶等。我們在問她是否來大陸時,她說暫時不會,因為害怕一來大陸,產品就被低價模仿。


(成真文創Q小姐,介紹她的產品)


一些在台灣知名的品牌,到大陸後並不如人意,而一些在台灣一般的品牌,卻在大陸造成旋風,完全看他們如何在大陸本地化。「現在最大的難題就是本地化,比如他們來大陸,對於這邊人的需求、社群的組織、移動支付的運用,都是比較陌生的,需要引路人。」Hank說。

她們的挑戰如此相似

現在,兩岸的商業交流,已經到了一個融彙的時點。台灣商人來大陸,已經不僅僅是拓展市場,更是他們開拓思路、精進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。包括大陸在消費升級上,已經和台灣走到了相似的階段,人群的需求特性、新場景的創新、品質的要求上,已經有太多相通之處,值得互相借鑒。


第二屆知蜜海峽兩岸女性創業論壇

知蜜,就在建立台灣創業女性的引路機制,成為她們的引路人。在4月30日,第二屆“知蜜海峽兩岸女性創業論壇”上,現場近百名兩岸女性創業者交流學習,互通有無。

知蜜中國的分享嘉賓是: “阿姨來了”創始人兼北京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周袁紅、米馬雜貨的聯合創始人胡凌學。

知蜜台灣分會的分享嘉賓是: CEO Premium Club 執行長蔡孟君、獎金獵人共同創辦人、花鬍子樂團主唱張芷芸。


(由左至右:蔡孟君、張芷芸、周袁紅、胡凌學)

令我們驚訝的是,大家在消費場景創新上都異曲同工。

CEO Premium Club 執行長蔡孟君主打高端洗車房,核心是構建高端人士的生活場景,並搭配各種調性匹配的產品,如紅酒、雪茄,形成新的消費場景;米馬也是如此,通過情懷的自我表達、優選商品、建立社群,形成中產女性的新線上消費場景。
同樣,兩岸女性創業者面臨的創業問題也是驚人的一致。
現場我們組織了4個女性創業項目的現場頭腦風暴:分別是服裝、咖啡、家具、珠寶四個項目,並邀請上海交大營銷系教授陳潔、博轅捷迅科技公司董事長李薇作為點評人




我們邀請上海交大營銷系教授陳潔點評時,陳教授語出驚人:“我發現四個案例研究的居然是一個問題:目標消費人群是誰?她們到底需要什麼

相似的市場、人群、情懷,相似的挑戰,大家超越了政治,在人性、生活層面,找到了真正的共通點。」而基於此,兩岸商業和人才必然不可阻擋的流動起來。大家碰撞出不僅是智慧,還有真實的協助。

知蜜台灣分會這次幫助米馬在台灣探訪了好幾家食材廠商,凌學非常驚喜。而台灣的Yvonne在大陸知蜜們的鼓勵下,準備試水在上海開一家自己的美式家具體驗店,並推動線上銷售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夫妻創業5年後離婚,她如何挺住?

參訪日本企業家的匠人精神—不易流行

她的店,為何讓顧客不捨離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