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暖的力量,為何讓創業女性走的更遠?


文丨知蜜孫欣
  
人,會被溫暖激發嗎?
  
以前大家在一起常提到“溫暖”,說知蜜們在一起很溫暖,說誰或誰的品牌感覺很溫暖......聽多了,我經常覺得“溫暖”這個形容無論對人還是品牌,都很泛,不夠sharp。直到最近,我對“溫暖”這個詞有了新的觸動。



 一個品牌連續15年的溫暖

   
一次觸動,源自知蜜裡一個風格電商品牌——米馬雜貨。它有近100萬粉絲,創始人陶潔(又稱米馬姐姐)分享她們的“品牌人格化”時,用到的詞就是“溫暖”。
  
在年初第五屆知蜜女性創業盛典上,說用一個詞描述你的品牌風格,米馬姐姐毫不猶豫說是“溫暖”。
   
當天米馬姐姐在臺上的分享,以及她、聯合創始人胡淩學和其他上海知蜜們共舞的樣子,的確是洋溢著溫暖、可愛,她們的文藝范並不高冷,溫和可親。陶潔還笑著說,她的粉絲們看到照片,笑她打扮的像個觀音菩薩。


之後我們又請她在知蜜群更深入的分享,她分享了接近一個小時,關於米馬雜貨如何作出溫暖的調性,和相應的產品、服務。

尤其說到溫暖體現在:意義感(人應當詩意的棲居)、穩定感(15年每週上新的堅持)、連接感(各種與用戶的交流、社群活動)等等。更重要是,“溫暖”是她們用戶最多提及的回饋,源自於用戶的真實感受。
  
 



當時我跑著步聽完了,心裡想,第一次有品牌把“溫暖”這麼樸素尋常的調性,認真的說了1個小時。我感受到這一個詞,已足夠有深意,讓我們去耐心地理解、學習。
  
這種“照鏡子”的感受觸動到了我的內心。是不是我更應重新看待“溫暖”的力量?我們常常彼此溫暖,卻沒有認真的提及它、研究它。



 她用紮根和堅持,
 溫暖了老胡同人的心。
    
再一次被激發,是昨天組織大家去參訪知蜜裡另一位很有才華和社會責任感的夥伴——從法國回來,做了6年公共文化升級實踐的牛牛。


 她分享了2個小時,關於她理解的歐洲人在公共文化服務中享受到的福利和喜悅,她很希望中國的公共服務、社區服務也能給老人、孩子提供高品質內容。她從最初的精英化藝術思維,逐漸落地到社區化、公眾化,與北京內務府街胡同居民真真切切情感連接,成為當地社區的一份子,而不是外來侵入者和玩家。
  
經過6年的努力,她們在公共文化服務上,有了自己的風格亮點、1500多場高品質的活動,和外界的認可,她們成為了全國各地方政府、社區來學習的標杆。
  


  
更重要的是,胡同裡的居民都成為了他們的朋友,用各種方式支援她們,連98歲的老太太也拍著椅子,要來參加活動。大爺大媽們仿佛找到了生活新的美好,兒女孫輩也更願意回來一起玩了,很多家庭的幸福感提升,和這個700平米的四合院相關了。
  
這種感覺我該如何形容呢?仿佛都不如一個“溫暖”來的適合。她的團隊溫暖了整個社區胡同的居民,溫暖了希望做公眾事業的人的內心,也被各種社會力量溫暖著,得以持續。
  

   

溫暖的力量,讓女性走的更遠。

 有些人說,很多女人創業都是用心的,我們就別再談“心”了。恰恰錯了,“心”是我們最大的力量,更要深深挖,好好談。溫暖也是一樣,我們有仔細想過、談過嗎?
  
很久以來,商業強調的是利潤最大化、競爭、壟斷......商業與溫暖,仔細想來,這是多麼特別和難搞的關係啊!
  
但溫暖這種女性品質,在女性的手中成為了一種非常特別的品質和力量。我們稱它“溫暖的力量”吧!

 它是一種由心由愛而生髮的力量,追逐的仿佛並不是利潤、規模最大化,而是希望提供給別人價值,是一種友好的情感,是一種共好共生的格局,是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、創業方式,一種心態。

  
溫暖,可以體現在設計的產品和服務裡,但卻不僅僅靠設計和內容就能呈現的。其實它對創業者、團隊、品牌有著很高的要求,心必須是開放的、接納的、支持他人的、堅韌的、反思的、求同存異包容的,才能有真正溫暖的力量,才能抵達別人。
  
溫暖,也是心和心交流的一種非常舒服的模式。不冷漠也不激烈,溫暖的剛剛好。讓你有空間,不被壓制,覺得平等,彼此理解,也覺得被支持到。但也不因過度的期待和熱情而感到壓力,甚至想逃離。如果一個品牌傳遞的感覺是溫暖,它更能持久。
  
不同品牌,有不同的調性,但溫度感卻是必須的。尤其現在很多項目都與用戶深度運營相關,無法回避人與人之間的連接。哪怕它很辛苦和繁瑣,但唯有溫暖,才能保持長久的關係,真正和用戶深度連接,同時創業者也會逐漸感受到用戶的溫暖,減少心累。對女性創業者而言,溫暖的互動,能彌補女性在創業中的精神消耗,讓我們走的更遠。


  
知蜜特別喜歡帶大家去臺灣地區、日本,因為那種溫暖,是從整個社會、人文和審美中滲透出來。
  
比如臺灣,所以無論是薰衣草森林集團、綠光計畫、食養山房、大稻埕,都把“幸福企業”、用戶的幸福感作為發展的方向,把和用戶、團隊、社區居民、環境的共好,作為品牌精神。

所以,一個品牌的溫暖,與社會、人文的土壤,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。它們也在互相改變著。



溫暖,還是一個人自我修煉後的呈現!

溫暖,還是一個人自我修煉後,呈現的結果。正如能量的最高境界是平和溫暖。但想做到,真的不容易。
  
人的溫暖,有天生、也有後天教育的部分。比如我們的團隊夥伴臺灣女生Tina,深受臺灣文化、教育的影響,待人特別溫暖。知道我愛吃,每次回知蜜總部,都要帶一堆的臺灣零食,待人接物也總是溫柔的、支持之心的,這樣的人,誰不喜歡呢?


  
又如我們的小梅和姜江,也越來越溫暖。小梅說她更喜歡做事,追求結果。但在和人相處上,包括經過領導力的學習,越來越學習接納,尤其是別人不同的特點和節奏,這更讓自己釋然。這也是做事能力強的人都有的心理過程。
  
姜江的溫暖,是情感和付出,對人和成長的關注。我們常說如何激發自我?其實,你激發了別人,也就幫了自己。他人和自我的成長,在能量的互動上,幾乎是一體的,姜江的溫暖,便來自於這種能量的流動。

至於我,不斷提升能量、練身體、修常心,是溫暖的主修課。唯有能量更強,包容力更強,大家和知蜜的空間才都更大。 



還有知蜜各分會會長們、擔當姐們、夥伴們,每個人都在修煉溫暖的路上。正如那老歌裡唱的,“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。”成人,才能達己。
  
而在商業的發展上,關注內心與愛的女性創業者,恰恰是這份願景的主力軍。知蜜相信,商業將因女性力量的增強而發生改變。至少有越來越多溫暖、互相理解、共生的小生態。
  
說到這裡,我不得不感慨,溫暖是個多麼智慧的詞,理解它,欣賞它,讓我們都舒心又安寧。 



知蜜3月份的“創始人特質”主題,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。我們從分享“溫暖的品牌”開始,經過38節的“溫暖的女人最美麗”接龍活動,對知蜜裡溫暖品牌的參訪,經過知蜜領導力工作坊中的彼此溫暖,尤其看到溫暖的蘇菩提老師。

月末之時,我們希望“溫暖”這個詞,觸及到大家,由此生髮的智慧,將陪伴我們的2019和美好人生。
  
溫暖的3月!讓我們期待45月份的相遇,關於自我、用戶間的關照和價值,我們又會有很有趣的發現!




  

知蜜,智慧陪伴女性創業成長!


知蜜心經 -

 以心為始,找到自己,就找到方向;

關照別人,就發生連接,聚焦價值,就形成交易;

互相成就,就凝聚團隊。

內心安定,就能持久。

名利為浮雲,成長為實相,

願我們走的路,皆為心之所向。

  ▲掃我加關注哦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夫妻創業5年後離婚,她如何挺住?

參訪日本企業家的匠人精神—不易流行

她的店,為何讓顧客不捨離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