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7的文章

【行走中的商學院第6期】中國文化的商業復興—杭州文創之旅

圖片
探訪具代表性的文創品牌,串聯文創產業鏈的各項要素:傳人、匠人、設計師、品牌、渠道。從重點行業、公司了解文化元素的傳承與創新,探索商業的新跨界與新思路! 【中國文化的商業復興—杭州文創之旅】 為台灣女性企業設計4天3夜精選同遊,秉持共學、共享、共創的精神, 與最優質的學習夥伴同行,尋找大陸市場值得信賴的合夥人與產品渠道。    [ 中國文化的商業復興—精華看點 ] 9大重點品牌+ 1場中外匠人大會 感受文化復興精髓   [共同編織美麗篇章 —文藝復興的九大課題 ]     除了企業參訪體驗,我們更邀請到企業大人物與夥伴們交流,不只看店,更要學習背後的商業邏輯。 匠心傳千古,手藝入生活 ——杭州活態博物 如何通過創新體驗,激活傳統手工藝/參訪嘉賓:活態博物館負責人章鳴 杭州活態博物館是一個全新概念的「非遺」展示館。它的特點在於「活態」,集互動教學,非遺、手工體驗,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。本次邀請博物館負責人章鳴,帶領各位了解如何透過創新體驗激活傳統手工藝。 絲連中華文明路, 老派新法煥新生 ——萬事利 探尋39年老品牌的創新運營,如何打造文化IP/萬事利營運負責人 杭州萬事利如何做到「絲綢之路=萬事利」? 39年老品牌如何建立創新型組織?中國絲綢代表品牌萬事利的故事非常有代表性。作為一個國字號老絲牌綢廠,萬事利通過文化運營華麗轉身,並建立絲綢博物館。走進萬事利,了解萬事利的企業發展與品牌改革,讓我們一起探尋老品牌的創新運營與文化IP的打造。 靈心聚巧匠,傳承譯新章 ——東家與匠人大會 最前沿的匠人電商平台如何創新營銷 東家,一個有溫度的匠人手工平台,聚集了中國4000+的匠心手藝人,以互聯網技術,將最獨特的匠藝推薦給最有品味的用戶的打造。。7月22日下午,一場中外匠人聚集的匠人大會,各國各界匠人、平台共同分享,如何讓手藝適應市場,探索文化創新與商業化。 一拍一照行江湖,如何打造活耀的社交網絡 ——IN app 8 80 00的圖片app,如何打造強活躍的社交網絡/IN app創辦人清水姊姊 中國Instagram一樣存在的IN app,讓圖片不僅僅是圖片,更成為一種社交文化。上縣兩年,用戶量已超8000萬。讓我們聽聽清水姊姊的分享,如何與用戶

選對地方,開對店,選址專家教你不敗的展店法則

圖片
很多女性都有開實體店的經歷或計劃,不管是首次開店,還是再次擴張,想選到好的店址都不容易。我們特別邀請到資深開發選址專家陳鋒,她從事開發選址16年,服務了眾多大品牌客戶(星巴克、屈臣氏、Columbia、PUMA、Apple store等)。她分享了,從業16年總結出來的選址秘籍。       1996年,我進入商業零售業,負責品牌招商工作。 2001年,我開始從事選址開發,曾為大型超市、連鎖店鋪選址,服務的品牌有屈臣氏、 Columbia& PUMA、 SWATCH集團的奢侈品、STARBUCKS、 Apple store等等。在為眾多的大小品牌選址的過程中, 我發現選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,是為了開店盈利、品牌形象的樹立打好基礎。       相信大家都知道選址很重要。最直接的,好的店址開店賺錢。好的店址,租金高,帶來好營收,租金的佔比會逐步降低,差的店址,租金低,營收弱,租金的佔比就會長期居高。其次,好的店址可以提升品牌形象。這個時候就要考慮的是 「與誰為鄰」 。很多時候消費者會根據你的鄰居是什麼品牌,來判斷你的品牌實力。同時,好的店址也存在生意借力的現象,好的店址能帶來的推廣宣傳效應,也為品牌再次擴張打好基礎。       我們在選擇店址,或者在遇到心儀的店址時,都會被問道,你要開家甚麼樣的店?如果想開在商圈,那麼同樣對於購物中心來說,一個新的品牌,你的品牌特點是什麼?消費客群是誰?你的品牌調性和我們是否一致?這些都是最初需要溝通的要點。接下來才是資金,面積等等。       所以,在具體的選址之前,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白開店幾個關鍵要素: 品牌,市場,形象,價格,地理,人群。先把自己弄清楚,這樣才有和業主房東交涉的資本 。 選址前,這些你必須明白 品牌定位       首先,一定要清楚我是誰, 我的客戶是誰,以及品牌可延展的深度或者寬度 。比如知蜜,用戶是女性創業者,針對女性用戶「知蜜」兩個字是有深刻含義的,還含有心靈上的溝通和支持在其中。       當做出品牌的定位後,一系列的 視覺識別設計都是一致的,品牌才能產生延展性 。另外,我們給自己品牌定位,一定要留下空間的。比如這位天津的姐姐,她現在的項目是關於兒童體育,後期還想涉及國學,書法,甚至到成人市場,那麼在時機未到時,就需要留出一些空間出來。或者在整合鏈條時,

從祥林嫂到太陽花,張卡如何重新定義自己

圖片
張卡,卡卡手作創始人。由於她對編織的極富熱情和專業高度,以及自然捲的爆炸頭,讓她建立了很高的辨識度,成為編織圈的紅人。她是中國編織協會會員,還是德國特約KNIT IN CAT全球期刊設計師。這也是知蜜第二次紀錄張卡,因為她的改變。從逢人就說,她是如何莫名其妙的創業,然後如何在創業後感到憂傷,到至很努力地做事,不停地教課、參展、開拓,狀態很好,像朵綻開的太陽花。 關於創業的心態      去年一次知蜜下午茶上,她被大家推為案例,被Tracy教練挖出了內心的糾結。原來,張卡幾年前,是被領導鼓勵接手了公司的項目,開始了創業之路,她內心裡總是藏著一種潛意識,覺得自己是被外力推上了創業的道路,一直沒有真正扛起「承擔」的意義。      她至今很難忘這次啟發。 「天哪,她們看我愁眉苦臉,都把我推到前面做案例。」Tracy老師用教練式引導,讓張卡拋出問題,說出感受。在場的知蜜們,輪流反饋並擁抱她,張卡哭了,釋放著自己。很多人並不知道,這場案例對她狀態起到的重要作用(這就是身為案例者的好處)。但很多人,都照鏡子,照到了自己。      打開了心門的張卡,發現自己 必須認可創業者的身份和價值,有強大的自我,並去融合更多的朋友和合作 。此後她便積極尋找合夥人,狀態越來越多好。 知蜜小貼士       我們看到,一些公司的內部創業、或是因為某些機緣巧合成為創業者的朋友,或多或少,心裡會有這樣的潛意識。覺得這不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命運,而是因為某些外力,或是被推舉的。       在承擔的問題上,便呈現出較為被動的能量,或是內心裡還是在找依靠,希望自己的背後還有一個領導的影子。但事實上,在公司序位中,他/她已經是領導,便要承擔起絕對責任,並滿心接受自己身份的變化,沒有退路的勇往直前。 關於市場的心態      此前,她雖然擁有50萬粉絲,但很想在突破現有客戶人群,希望更多年輕女性也喜歡編織。去年年底,她一直糾結著如何兼顧不同的人群。一次在與知蜜導師,也是獨角獸成長營院長劉斌的交流中,她意識到自己的客戶群是多麼的寶貴。劉斌說,其實你已有的客戶群體也很好啊,她們既然是你最龐大的粉絲群,喜歡編織,就 先讓團隊好好服務這群人,新市場可以交給新團隊、新基因去做 。      她的糾結被打開了。她意識到,市場是最智慧的,要尊重市場規律,尊重自己的基因。「我

跑得快,不如走的久,組一個能「待」的團隊

圖片
從1個院子,到6個精品院落,她逐漸成為北京酒店民宿的代表,也是知蜜裡典型的情懷創業女性。然而,在僻靜的山村,「人才」成了她的難題!精英來了又去,誰能和她一起待住?但這兩年,一個紮實穩定的團隊悄然建立起來了,她們,是誰?       北京大雲峰禪寺旁,有一個特別的禪意酒店叫「風林宿」,張秋霞則是打造此處的創業家。她在這裡建起了6個院子,流水屏風,竹木天井,茶室,廂房,讓都市人在郊外有了休閒又禪意的所在,也帶動了整個黑山寺村的發展。 找一群能「待」的夥伴       團隊,一直是秋霞做風林宿最大的困擾之一。兩年來,她一直尋找能力與經驗兼備的經營人才。但每次,人才們大多因為「在村里待不住」走了,或是一陣熱情之後,不了了之。秋霞一次次失望著,又充滿希望地經營著。慢慢地,她有一個特別的團隊,叫密雲黑山寺村民。       知蜜四天的溝通修習營選在了風林宿,用餐時,一個長的乾淨帥氣、穿著黑色夾克的大男生給我們端上菜,動作還有些生澀,但很認真。他是王琦瑋,這是村里首富的孩子,他也加入了風林宿,從一線的工作做起。秋霞說完,我們立刻悄悄打量著這位富二代。他特別認真可愛,剛剛我讓他去買盆栽,大概20盆。小伙子說,20盆我這個小車裝不下,等我幾分鐘,我回家開寶馬去。秋霞說著笑了。       現在她的團隊,主要都是村裡人。這是他們自己的村子,大家看到風林宿建成後對村子的改變,都更有熱情一起參與,也特別認真。風林宿另一個新加入兩個月的年輕女子叫國平,在我們的修習營時也跑前跑後的幫忙。我們都驚嘆這個村里出美女,更可貴的是,這張俏麗、熱情、充滿幹勁的臉上,還寫著樸實,和對秋霞的關愛。       還有五個人,是風林宿的「元老」了。他們也都各有優勢,獨當一面。一個是張偉,我們叫他「地主哥」,因為秋霞其中的一個院子「翰墨香」,租的就是他家的大院子。風林宿一直主張與村民共生,再院子改造完後,房主就留下來當了院子的管家。       張偉做起管家來,對院子格外的愛護。我們每次去風林宿,跑來跑去最多的,恐怕就是張偉,似乎隨處都能見到他。這幾天,知蜜在風林宿做4天「內在成長課程」,張偉說自己是「每日三過家門而不入」。他自己住的家還在村子裡,可忙起來一天都沒有回家的功夫,我們晚上組織活動到多晚,張偉就陪著我們多晚。張偉對於秋霞、對於風林宿愛的表達,是通過默默的服務

台灣頂級空間,20年賓客盈門的秘訣|知蜜對話台灣美學大師林炳輝

圖片
       知蜜.行走的商學院再次走進台灣神話級禪意空間——食養山房,並再次有緣與台灣美學大師、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面對面,感受他的身心世界。        今天,我們摘選部分精華與大家分享,其中,無論是“做減法”、“設計靈魂”還是“跳脫經營,追尋自由”,林炳輝的精髓都是“過他自己的生活”。 ▼ ▼ 與大師對談▼ ▼  【11/29~12/3 #知蜜 #行走中的商學院】 ▼ ▼ 台灣「高處眼亮」商業智慧之行 ▼ ▼ https://goo.gl/WPGHei 為何食養20年賓客盈門       林炳輝:我40歲的時候,上山來做食養山房,已經比較有社會經驗,知道選擇自己的生活。我選擇在山上做,因為自然空間裡做茶比較舒服。所以最初的理念,是以茶室為主,早上喝喝茶,接待朋友也喝喝茶。       從一開始,食養就是每天人滿。因為台灣人喜歡喝茶,也想過這樣的生活,所以食養一開業,就賓客盈門。食養有3個區,每區10桌左右,每餐100個人,一天200人。而且20年來,我只需要 思 考自己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到怎樣的程度,會自我要求 。而不是去調查市場,迎合顧客,顧客沒有辦法迎合。每天一餐有100多個人,歡歡喜喜出去我就阿彌陀佛。       知道人不可能什麼都會,設計、茶道、做菜,不可能都精通。相比下,做菜是最難,雖然它最簡單,家庭主婦都做菜,但 最簡單的事情是最難做的 。       要把餐做到大家感覺愉悅。我是用自己的強項,用 美術的概念,在設計的安排,觸覺,身心靈融入空間的時候有一種平衡感 ,你無論吃什麼,視覺、聽覺、味覺都會有一個安頓的感覺,會有一種歡喜心。       開這種空間,你不要想所有錢都去賺,很多餐廳賣酒最好賺錢,3000塊台幣的紅酒,你可以賣到9000塊,但我因為做食養的時候學佛,所以不賣酒。這個錢就不賺。因為整個空間不喝酒,氣味也就比較好。       食養的感覺很像書房,有文人氣。食養的空間有一種莊嚴氣,他們進來後自己的內在會觀察、學習。所以要把空間做到莊嚴,莊嚴比美麗再進一級。美麗還要有靈氣,這個靈氣就是莊嚴。 事情如何做到有質感       林炳輝:菜都是我自己在設計,就像寫故事,鋪陳未來。我也想有團隊一起設計,但年輕人的味覺比較重、跳躍,沒有那麼安靜。我也會慢慢調整,有些菜做夠以後